第四章
一家 之量 不能 全家 一國 之量 不能 成國窮力 舉重不能 為用 人雖知萬物 治也治而不以 二儀 之道 不能 贍也地雖形魄不法 於天 不能 全其寧天雖精象不法 於道 不能 保其精沖而用之用乃 不能窮滿以 造實實來 則溢 沖而用之又復 不盈其為 無窮 亦已極矣形雖大不能 累其體事雖殷不能 充其量萬物 舍此 而求主主其 安在乎不亦 淵兮 萬物 之宗 銳挫 而無損紛解 而不勞和光 而不汙其體 同塵 而不渝 其真不亦 湛兮 或存 地守 其形德不能 過其載天慊 其象德不能 過其覆天地 莫能 及之不亦 之先 天帝也
🌐 多语翻译

原文:道是空虚的,而使用它却不会满溢。多么渊深啊,它好像是万物的宗主;挫去锋芒,消解纠纷,调和光芒,混同尘垢,多么深沉啊,它似亡而实存。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孩子,它好像在天帝之前就已存在。

王弼注:执着于一家之见的人,不能保全全家;执着于一国之见的人,不能成就国家。竭尽全力举重物,反而不能发挥作用。所以人们虽然知道治理万物,但如果不遵循阴阳之道,就不能周全。地虽有形体,不效法天就不能保全安宁;天虽有精象,不效法道就不能保持精微。空虚而使用它,其用就不会穷尽;充满而成为实体,实体来了就会溢出。所以空虚而使用它,又不会满溢,它的无穷无尽已经达到极致了。形体虽大,不能成为道的负担;事务虽多,不能充满道的容量。万物舍弃道而寻求主宰,主宰在哪里呢?这不正说明道渊深似万物的宗主吗?锋芒被挫而不受损,纠纷被解而不费劳,调和光芒而不被污染,混同尘垢而不改变其真,这不正说明道深沉似亡而实存吗?地守其形,德不能超过其承载;天安其象,德不能超过其覆盖。天地都不能及于道,这不正说明道似在天帝之先吗?帝,指的是天帝。

第五章
天地 自然無為 無造萬物 自相 治理 不仁也仁者 造立 施化有恩 有為造立 施化 其真有恩 有為 不具 不具 不足 備載 不為 不為 無為 萬物 萬物 其所用 莫不 贍矣 未足 任也聖人 天地 其德 百姓 芻狗 排橐也樂籥也橐籥 之中 空洞無情 無為 虛而 不得 窮屈動而 不可 竭盡 天地 之中蕩然 自然 不可得 而窮 橐籥 愈為 愈失 之矣 其惡 其言不慧 不濟不言 不理 之數 橐籥 無窮 不理 橐籥 有意 不足 之求
🌐 多语翻译

原文:天地无所谓仁爱,把万物当作刍狗;圣人无所谓仁爱,把百姓当作刍狗。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吗?空虚而不会穷竭,愈鼓动风就愈多生出。政令繁多反而加速灭亡,不如保持虚静。

王弼注:天地听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然相互治理,所以无所谓仁爱。仁爱的人必定要建立制度、实施教化,有恩惠有作为;建立制度实施教化,万物就失去其本真;有恩惠有作为,万物就不能全部存在;万物不能全部存在,就不足以完全承载。地不为野兽生草,而野兽吃草;不为人而生狗,而人吃狗。对万物无为,而万物各自适合其用途,就没有不充足的了。如果智慧由自己树立,就不足以担当重任。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把百姓比作刍狗。橐是风箱,籥是乐器。风箱之中空洞,无情无为,所以空虚而不会穷尽屈折,运动而不会枯竭。天地之间,浩荡而任自然,所以不可穷尽,就像风箱一样。愈是作为就愈会失去。事物树立其恶,事情错乱其言,不智慧不救助,不言说不治理,必定是穷途末路。像风箱一样守住中道,就没有穷尽;放弃自己,听任万物,就没有不理顺的。如果风箱有意于发声,就不足以满足吹奏者的需求了。

第六章
谷神 中央 谷也無形 無影無逆 無違 不動 不衰 以之 不見 其形 物也 不可 天地 之根 玄牝 之所由 所由 天地 之根 不見 其形 萬物 以之 不勞 不勤
🌐 多语翻译

原文:谷神永远不会死亡,这叫做玄妙的母性。玄妙母性的门户,就是天地的根源。它连绵不绝地存在着,作用无穷无尽。

王弼注:谷神,是山谷中央虚无的山谷。它没有形体没有影子,没有对抗没有违背,处于卑下而不移动,保持静默而不衰减,山谷因它而形成却不见其形,这是最玄妙的东西。处于卑下而不可得名,所以称为天地的根源,连绵不绝地存在着,作用无穷无尽。门,是玄妙母性的由来,追溯其由来,与终极同为一体,所以称之为天地的根源。想说它存在吧,却看不见它的形体;想说它不存在吧,万物都因它而生。所以说它连绵不绝地存在着。没有事物不是由它完成的,使用它却不费力。所以说,使用它却不费劲。

主页 Homepage